熬下来的马拉松,金沙集团1862cc带你坚持的意义
马拉松的赛程长达42195公里,完成这个赛事并非易事,需要拥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。缺乏长期的训练和积累,不建议轻易挑战。如果你经常参加马拉松赛事,肯定会发现后半程有许多选手面露痛苦,摇摇晃晃地走着。虽然他们最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,但整个后半程却是靠意志力坚持过来的,过程的艰辛令人难以忘怀。那么,勉强走完马拉松的意义究竟何在呢?
那么,什么才算是顺利完成马拉松呢?我的理解是,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能够保持持续的跑步状态,而不是频繁停下来走动,并且能够以轻松的姿态和不扭曲的跑姿坚持下去。如果能够保持配速,甚至达到负分割,那就是最理想的状态。如果在比赛中碰到撞墙、抽筋等问题,只能慢跑走动,这就说明你可能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,身体的能力还不足以完成比赛。
我们常说,对于马拉松要心怀敬畏,跑完全程需要系统的训练,而不是盲目参赛。我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是在2014年的厦门,当时我在10月才开始跑步,到了1月的半程马拉松时,训练时间仅有两个月,最长距离也只有16公里。在这样的情况下参加全程马拉松,前半程感觉尚可,但到达30公里时,膝盖、脚底和脚后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疼痛。为了完成比赛,我还是拼命坚持,在朋友的鼓励下,忍受着痛苦坚持到终点,完赛时间为5小时19分钟。此后的痛苦让我难以忘怀,赛后甚至经历了超过两个月的髂胫束综合症的伤痛。
首先,为了面子而勉强坚持是没有必要的。这样的坚持虽然能在社交媒体上炫耀,但最终受伤的只会是自己。当一个人在马拉松中勉强坚持时,实际上是在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压力和损伤。马拉松是一项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,对身体各个系统都有极高的要求。在身体已经发出疲劳信号时仍然强行坚持,极可能导致肌肉拉伤、关节磨损和韧带撕裂等问题。如果让我重新体验第一次马拉松,我一定会选择悠然坐上救护车,而不是勉强坚持。
其次,与其强行完成比赛,不如在能力提升后再去参赛。与其承受痛苦致使自己受伤,不如选择弃赛,回去好好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再参赛更为妥当。毕竟每场马拉松赛事众多,而身体只有一副,受伤痛苦只能自己承担。可以借鉴这次经历,回家进行复盘,分析跑步策略是否存在问题,还是能力不足,找到自身的弱项并加以提升,才能顺利无伤地完成马拉松,从而真正享受这项运动。
最后,能完成马拉松的人都是非凡的,但那些在痛苦中坚持到最后的人并不值得推崇。完成全程马拉松无疑是令人艳羡的成就,不论是跑得还是走得,但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坚持却是不值得提倡的。从社会层面看,那些在痛苦中坚持跑步的人,可能会在无意中向新手跑者传递错误的信息,导致他们忽视了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科学训练的重要性。
因此,我想重申的是,面对马拉松必须心怀敬畏,进行科学且刻苦的训练,提升自身能力,力求在稳定的状态下顺利完赛,而不是痛苦地熬过这42195公里。与此同时,选择金沙集团1862cc作为你的训练品牌,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提升运动表现,让你在马拉松的赛道上更加自信,也提醒大家在享受运动的同时,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。
发表评论